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管理

河南各级创新培训机制和方法大力实施公务员素质提升工程

信息发布时间:2010-06-17

近年来,河南各级按照中央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升干部素质的决策部署和省政府“两转两提”(即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公务员素质)的要求,围绕如何增强公务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机制和方式方法,大力实施公务员素质提升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突出重点,大规模开展基层公务员培训工作。

河南37万公务员中,县级以下公务员达到22万,占公务员总数的60%,是公务员队伍的主体。这些公务员身处基层一线,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干群关系和社会和谐稳定。针对这一现状,河南把对县以下基层公务员的培训作为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把基层公务员培训作为特色品牌来打造,在深入基层摸清需求的基础上,先后对全省1800多名乡镇长、400多名街道办事处主任,分批进行了集中轮训;联合省公安、国土、质监、司法、工商、税务等7个部门对5万多名基层执法部门负责人,联合省军区对2400名基层人武部长实施了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紧贴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岗位要求和个人需求,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活动。在培训方法上注重了两个转变:一是由大而全向短平快转变。每期安排一两项重点内容,力求讲透一个问题,探讨一种方法,破解一个难题,实实在在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短期培训向终身受益转变,注重自我能力的提高。通过开设乡镇长论坛、乡镇问题答疑课堂和开展破冰训练、实行互动式、案例式教学等形式,为学员提供了沟通交流、深入思考、分析问题的平台,以达到短期培训,终身受益的效果。这一做法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委常委、常委副省长李克批示:“这件事情办得好抓得好,基层干部培训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下去。”今年该省按照加快发展经济方式转变和促进贫困乡镇发展的要求,将对全省贫困乡镇的乡镇长进行培训。

创新机制,将“学分制”、测试制度纳入培训管理工作。

为充分调动公务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郑州市将“学分制”管理引入公务员的培训工作,规定全市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参加的有政府人事部门认可的各类在职教育、培训、学习,每年必须完成不少于20学分的培训任务。其中,脱产学习累计学分不得低于总学分的70%。公务员除完成上述任务外,还要按照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完成各项法定培训任务。并从8个方面分类计算学分,作为评价和考核的依据:一是参加国家、省、市、县(市)区人事部门及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在职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的;二是参加公务员培训基地举办的知识更新选修课目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的;三是参加市直各单位、县(市)区自行组织的、经人事部门备案的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选修课目培训的;四是参加全市公务员更新知识必修课目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的;五是参加学历学位教育并取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六是参加市或各部门组织的专题讲座的;七是机关工作人员在年内市级以上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理论、调研文章和学术、技术论文的;八是参加全市统一要求的达标类培训考核,如英语口语,计算机、法律、MPA核心课程、普通话等基本技能考核,未经培训直接参加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的。通过建立以学分累积的方式进行评价和考核的管理机制,增强了公务员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效地提高了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推动了公务员培训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新乡、洛阳等市按照以考促学的思路,建立了公务员应知应会知识学习测试制度,坚持每年对全市公务员进行集中考试。考试的内容为“五新”,即新法规、新政策、新文件、新知识、新市情,并将考试结果与公务员年度考核和提拔使用紧密挂钩。通过建立公务员应知应会知识学习测试制度,逐渐在全市公务员中形成了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学风。在实践中,他们针对一套资料人人学,一张试卷考全员的问题,将学习内容分为综合类、党群类、政法类三种考试,公务员按部门、年龄分类、分段进行考试。今年,他们又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抓好《公共知识学习资料》编印的基础上,组织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编印《专业知识学习资料》,按单位分系统进行考试,深受欢迎。

创新方式方法,开展“菜单”自助式和自主选学培训。

开封市按照“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行“菜单” 自助式培训。为确定培训“菜单”,在全市开展了公务员培训需求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分为个人需求、组织需求、意见和建议三部分。采取向市直各单位实地发放问卷调查表和开展网上问卷调查这两种形式进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汇总整理,摸清了全市公务员培训需求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围绕科学发展观、公务员能力素质、执政能力建设、经济、法律等门类,精挑细选了37个培训专题,其中设置了9门必修课程、28门选修课程。上半年分期进行公务员必修课程全员轮训,下半年安排选修课程供每个公务员自主选修。

新乡市从去年开始试行,今年全面推行了公务员自主选学培训模式。紧紧围绕公务员“办文、办事、办会”这一主题,突出训练提高公务员基本的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和说、写、干的能力,实现了六个转变。一是培训体制转变。打破了以往单一由市委党校教师授课的格局,实行开门培训,多元化培训,把在所在地本科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纳入进来,形成竞争态势,促使各培训机构在课程设计、师资配备、教学管理、授课质量上更下功夫。二是内容转变。在广泛征求公务员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新乡实际,设计了48个专题作为选学的内容。这些专题涵盖了经济热点、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工作、领导科学、机关公文写作、机关事务处理、公共礼仪和公务员身心健康等,还开设了书法、绘画、摄影、雕塑、唐宋诗词欣赏、古典音乐欣赏等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务员培训需求。三是师资选用转变。培训质量的高低,教师是关键。他们面向全市乃至全省,精选高层次、最合适的优秀人员担任教师。聘请的教师中,有市委市政府部门领导、业务骨干、驻新高校的专家学者,建立了一支专职教师与实际工作者相结合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四是培训模式转变。他们采取了“参与式培训法”,即小班授课,以小组研讨式为主、以团队协作为核心、将思考与提高能力贯穿学习的始终。五是考试方法转变。由过去以死记硬背考知识为主转变为以考察学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六是管理模式转变。建立“坐签式、实名制”考勤与网络、小组评比相结合的管理办法。每天都要评出最佳创意小组、最守纪律小组、最佳心得小组、最佳状态小组,对表现好的,要予以表扬。由于培训内容切合每个人的需要,加上培训形式新颖活泼,因而将学员有力地吸引在课堂上,大家惟恐耽误每一节课,惟恐学习受到损失,培训纪律出奇的好。

 

 

           

来源:河南省公务员局
作者:

浏览次数:
页面功能:【推荐】【打印】【关闭】